“中华第一梨园”是于数十万亩梨林之中选建的不足五百亩的精品园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马颊河畔。与马颊河森林旅游度假村及两千七百余亩的湿地公园衣牵袂连、相得益彰。园中苍老的梨树千姿百态,野禽走兔时有出没。春天,梨花盛开,披琼挂玉,万树喷雪,登高远望,可见“花山花海花世界、玉天玉地玉乾坤”的壮美;夏季,清风送爽,一碧万顷,小憩林下,则有“杯前一盏天然绿,画外三声自在莺”的闲适;秋季,叶紫梨黄,满园飘香,若引觞自酌,佐之以黄梨,是何等的神清气爽;冬季,铁干如龙,万树虬枝,如遇雪降,则见玉龙起舞,银甲漫天,定生别样情怀,怎不令人流连而忘返! 前些日子,有微友发一帖曰:XX日梨花节,方知倏忽间又到了梨花盛开的季节,便油然勾起了多年来欲罢不能的梨园情结。 十多年前,梨园尚未开建,地方政府便有了开发生态旅游、农业观光的构想。为了开发好这一项目,必须文化先行。一群文学爱好者便开始了挖掘整理梨园文化的活动,笔者也参与其中。首先是进入设想的梨园之中(当时梨园尚未投入建设),实地察看地形地貌,树姿树态;然后深入周边村庄农户,收集有关民间传说;最后寻找历史脉络,翻阅典集探寻理论依据和科学依据,前后共用六、七年的时间,往返梨园数十次,最后,还是在冠县作协主席高福林主持下,由作家协会的一班人马,以两帝(汉光武刘秀、明成祖朱棣)一寺(寒露寺)为主线整理出了系统的梨园文化,并编辑了《陶醉在冠州梨园》一书。该书凝聚了十余人的心血汗水,乃集体智慧的结晶。其中既有民间传说,也有依据历史脉络的创作。为了确保创作的真实性、可读性、可信性和科学性,不仅要翻检汉、明两代的历史,还参考了《四书五经》、《诗经·召南》、《货殖列传》、《孔融让梨》、《氾胜之书》、《齐民要术》等历史典集,甚至还参考了当今的《果树嫁接技术》等。为了考察黄河故道的形成,还查阅了《水经注》等等,不知耗费了大家多少个不眠之夜。该书根据梨园的结构特点,分别划定了“梨王宫”、“结义园”、“梨仙居”、“百果园”、“永乐园”、“亲情园”、“罗汉林”、“光武园”八大景区,既方便了游客的观赏,也方便了导游人员的推介与讲解。书中还囊括了大家创作的诗词联,可读可赏。 成书之后,县旅游局于当年梨花节前十日,邀笔者培训新招聘的五名导游。我也就不自量力地以该书为蓝本接受了这份工作。每天赶到梨园带领导游一遍又一遍地实地讲解,踏遍了梨园的每一个角落。可喜的是导游们都是旅游院校刚刚毕业的学生,接受能力强,记忆能力也超乎想像,十几天下来,大家不仅把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,还不时能有超常发挥。梨花节开幕后,各位导游均能熟练地遵照《陶醉在冠州梨园》一书所勾勒出的场景进行讲解,深得游客好评。此时的我,本该回到编辑部,但县里还是把我留下来,要我随时指导各位导游的工作,遇有省市领导来赏花时还要我充当导游。这样前后就在梨园待了二十多天,也因此而与梨园结下了不解之缘。 梨园这一自然景观因为有了文化的辅佐,游客也就多了起来。此后每逢梨花节我都要到梨园看一看,甚至待上两天。梨花节说是梨花观光周,其实十几天后游人依旧络绎不绝,高峰时期日接纳游客竟高达三万余众。于是,也就带动了商家餐饮和游乐经济的发展。园里园外餐饮摊点、地产商贸,儿童游乐……星罗棋布,甚而填门塞户,喧器尘上;远路游客的车辆塞满了整个停车场,更多无处停放的车辆只得远远地停在路的两旁,这可忙坏了收费的大嫂大妈们,她们竟然不惜远跑500米、甚或是近千米之外去收看车费……如果一切从服务、方便游客出发,则无可厚非,若以此冲淡了梨园文化,不免会令人痛惜。 今年的梨花节恰逢第二期《百川》出版,因忙于分发投送刊物,也便失去了游赏梨园的机会。没去梨园不等于没赏到梨花。投送各乡镇刊物的路上也曾途经偌大的梨林。那里的梨花开得悠闲自得,于静谧的阳光下闪耀着贞洁与净素,少了喧嚣,少了繁华,但多了静美,只是少了些许文化气息……但愿那梨园里文风常存,诗香永驻。(范秀岩)
|